• Call: (65) 6287 6268

Posts classified under: 2007

略谈省电灯泡 — 是福音还是祸源?

2007年02月

郑姝如

为响应节约能源,越来越多人选用省电日光灯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 CFL)。一开始,我也觉得这真是划算,15W的省电灯泡,亮度可抵一般白热灯泡 (Incandescent Light Bulbs)60W,用的电量却只有1/4,灯泡平均寿命更比白热灯泡长,可达八千小时,只要稍微学过算术的人,一比之下,当然会选用省电灯泡。

我也是属于精打细算型的,能省则省,家里灯泡就这样被我换成了省电灯泡。后来在一盏立灯下看书,老觉得头上怪怪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射我脑袋,终于忍不住拿高斯测量仪(Gauss Meter)及微波测量仪(RF Meter)来测测看,这一测可吓了我一大跳,省电灯泡的微波辐射好强(注一),甚至比手机还强,难怪我头顶觉得不对劲,吃惊之余,马上把省电灯泡撤掉,纳闷之余,也开始寻找原因。

据我查到的资料显示,省电灯泡的灯管内表涂了多层的磷粉(Phosphor),灯管内部灌有氩气(Argon)及氖气 (Neon),并有水银蒸气散布其中。它利用电来刺激灯管内的水银蒸气,使产生电浆(Plasma),并放出短波的紫外光(Ultra -Violet),此不可见的紫外光打在灯管内表涂的磷粉上,即产生可见光。藉由涂上不同的磷粉,可产生不同颜色的可见光。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强辐射是紫外光造成的,由于需用电来产生电浆,它的电磁场也很强。了解它的运作原理,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会量到强的微波及电磁波值。传统白热灯泡是利用钨丝加热放光,较没有微波及电磁波问题,但确实是较耗电。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接下来就是选择的问题了。对微波敏感的人,省电灯泡可能不是很好的选择(你省下的电费可能还不够付医药费),最好的办法就是早睡早起,利用免费又自然的太阳光,少用灯泡,节约能源又健康。

这也让我联想到几个例子。一则是美国的朋友抱怨,自从她家门前新加的路灯启用后,她就开始闹头痛;也有台湾的朋友提到她办公室隔壁新开了一家店,加了一大块招牌,当招牌亮起时,她的头也快受不了,一分钟也无法再待在办公室,不得不夺门而出 — 逃命啊!

我猜这可能和用的灯泡有关,如果你也有类似的不舒服经验,却找不出所以然,测测办公室、家里的灯泡或住家附近的招牌等,或许可找出一点蛛丝马迹。祝你探案成功!

 

注一:以我在家测的值为例,在 0.5Mhz – 3Ghz的频宽范围内,屋内测出的微波值为每平方公分0.010微瓦(0.011μW/cm2)。开一盏 60W 的白热灯泡后,微波值不变;换成一盏 15W 的省电灯泡后,微波值最高可达每平方公分 50 微瓦(50μW/cm2),是白热灯泡的5000倍;再换成一盏 26W 的省电灯泡,微波值可高达每平方公分 100 微瓦(100μW/cm2)以上,是白热灯泡的10000倍。而 15W 省电灯泡测到的电磁波强度约为 70 毫高斯,26W 省电灯泡测到的值约为 80 毫高斯,60W 白热灯泡测到的值几乎为零。

 

注二:不管是长形或圆形的省电日光灯管或灯泡,内部均含有水银,纵使是少量,也要特别回收处理,不要随意丢弃,以免污染环境。

 

注三:如果你找到引起不舒服的祸源,却无法避开或更换它,那就多利用琉璃光介绍过的方法来挡掉电磁微波的干扰,如贴上电源磁化能量片、泥煤苔、六字大明咒等,会有帮助的。因电磁微波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隔远一点较安全,避免紧邻着头部。

绿建筑

2007年08月

潘定凯

「绿建筑」这个名词代表了近日许多国家对环境保护觉醒的建筑概念。主要以保护建地资源(包括能量、水、材料的节省)不要造成污染为主。但是其实它包括了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环保概念,就是对选地、设计、建造、运作、维护和老旧时拆除重建都要慎重考虑,尽量减低对人们的健康与环境的冲击。

那么现代建筑是如何不绿呢?

现代工业化大都市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混凝土制造出来的建筑丛林。混凝土的主要原料是水泥,水泥因制造过程需加热到摄氏1480度,所以制造每一吨水泥需 600 万BTU(约 176 万千瓦)的能源,这还不包括后来的运送与制成混凝土的能源。而在污染上,因为这个工业用许多煤当燃料,产生相当多包括了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水银(mercury)等的废气。根据一九九一年的统计全世界水泥制造量是 12.5 亿吨,想像有多少热能的使用和废气的排放到空气中了[1][2]。不过最近在台湾,已看到水泥制造业将热能回收再利用的情形,这是相当好的现象[3]。

其次,因为冷暖气空调的发明,现代的建筑几乎不再采用建筑也可以自己呼吸(与外界之空气交换)的观念而完全仰赖空调,所以现代的建筑多是用机器呼吸,也就是用空调系统耗费大量能源来呼吸。例如仅仅是十六.五平方公尺(约 5 坪、约一七七.五平方尺)大小的房间就需要0.五~一.0仟瓦/小时的电来维持舒适的空调。更别提整栋都是玻璃帷幕的高楼了。而空调必须用的电,在全世界多还是用煤生产的情形下,有多少燃烧的废气进入空气中?又有多少的燃烧后废料污染大地与水源?

在建筑材料方面,以前都是利用石头、木材、泥土或粘土还有稻杆或麦杆。近五十年来的建材,因为有了化学工业,人们用了许多人造塑胶纤维类制品,所以产生许多大地无法消化的污染问题。

在与自然环境合一上,现代建筑更是可以见到许多反其道而行的例子。似乎建筑师要刻意忽视建筑应该配合环境的能量流动的概念。不论在外型或室内的设计上,都常看到一种属于「抽刀断水」式的,阻断或切开自然的气流或人的目光或行进方向的设计。当然这种特别的设计,通常很新奇而引人注目,可以令建筑师得奖。

其实,这一切可以说都是工业化的产物,美国这个工业化特别明显的国家,再加上物产丰富、地广人稀,过去数十年他们的建筑业以及政府政策走过的路,是对是错?「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也许可以做为我们的借镜。依据一位美国建筑师乔治.史望生(George Swanson)的看法,近日病建筑征候群、多元化学品过敏症等常见报导的问题以及近来美国房子受大量鰴菌及蕈(fungus)感染的问题。其实这都是是房子呼吸能力变差后产生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二次世战前造的房子,用木板条与石膏泥(plaster),加蒸气式暖气方式盖的房子,都很少有鰴菌问题。而近代美国房子,是用「防水气石膏板」,加无交换水气能力的玻璃纤维隔热材料,再加中央送风冷暖空调。基本上,如果没有空调送风,就是一种湿气只进不能出的设计。湿而不通风的设计,当然空气品质差,会生鰴。当然很不健康,就像住在塑胶袋内差不多。他认为在中央送风空调发明前,建筑都必需有办法不靠机械的帮助而呼吸。然而美国政府大量金钱辅助木材、塑胶、石油、能源工业,是造成今日这种建筑方式的主因。

他也提到理想中的建筑物应该是会储存热气或冷气,同时有良好维持室内温度的能力,不受外在的温度太大的影响。也就是冬暖夏凉了。这样的房子就必须在能收集热的集热物质与绝缘(绝热绝冷)物质间得到一个平衡。绝缘与集热之间的均衡很重要,但如何才是均衡?是要由当地气候来决定的。

集热物质:

水泥、石头、土。

绝热物质:

玻璃纤维、宝丽龙等石化工业产品,绝热材质也要能呼吸以维持干燥。

要注意到绝热材质在潮湿时就会很容易传导冷或热,例如:当湿度 70%时(美国南方常见的室外湿度),玻璃纤维绝热棉就比棉花的绝热力差,这是因为棉的电磁呼吸力好(均衡的正电与负电)。人类的骨头(正电)与肌肉(负电)这种正负不同的电极特性在更新细胞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这种电极排列造成的推拉力大大的减轻心脏推力的负担。有实验说明如果没有电极排列的帮助,心脏要像小房子一样大才能推动人体内近六万英哩长的血管。当房子及环境失去帮助我们维持这种电极特性的能力时,我们的心脏负荷自然增加,所以现代人很多人罹患心脏病应该不是巧合。

集热物质与绝热物质的配合,决定了房子维持温度的能力。如果房子的墙只能维持热度 10 分钟就表示每 10 分钟你就得用空调维持室内温度一次。

要有隔热、集热、透气三种功能都具备的建材就是很好的均衡组合。纤维与水泥混合的建材,类似稻草、粘土之组合就是一例。虽然,它们的建造人工费用相常高,不过用这些建材盖的房子与现代建筑法相比较,大约可以省到 40%~ 70% 的能量损耗。

有许多现代建材希望可以模拟这些传统建材而且省建筑费。例如气泡水泥砖(Aerated Autoclave Concrete Block)、陶土混合的碎木片砖(Clay-treated woodchip Block)、压缩麦杆板、轻石水泥(Pumice crete )、宝丽龙水泥砖(Concrete-bonded Formchip Block),不过以上数种其实只有碎木片砖是电磁均衡的。而且回收木屑作砖有技术上的困难,费用相常高。不过最近发现一氧化镁(MgO)加某些硝酸盐(nitrates) 再加石头粉可以制成水泥胶用来粘合其他回收材料成为建材。古代就常用一氧化镁为黏料,而且将干棕榈叶浸在一氧化镁水泥中可以制出寿命 50 年的屋瓦建材,是很省能源的作法,要注意到这能源的节省包括了砍伐桧木(cedar)、政府辅助费、高速公路运费,木材店贩卖费。

在德国建屋木条价格是美国的8倍,所以很难被考虑作主要建材。而且在德国如果医生处方认为你家是疾病之源,需要重新装修,国家 100% 付费,也许你会认为德国政府是傻瓜。但事实上是因为德国这个国家已经明白,若制造病源屋,长远的影响要花更多的钱来弥补。美国目前是全世界个人健保花费第一名而健保品质排 39 名的国家。德国是花费排 17 名,品质排第 3 名,那一个国家在健保上政策较正确,应该可以由这项统计看出来[4]。

台湾已有官方的「绿建筑推动方案」,其中建筑部分订定了环境评估九大指标系统:「绿化」、「基地保水」、「水资源」、「日常节能」、「二氧化碳减量」、「污水垃圾改善」、「室内环境品质」、「生物多样化」、「废弃物减量」。不过目前规定只要通过「日常节能」、「水资源」两项指标,就可取得候选绿建筑标章[5]。

「绿建筑」可以讨论的范围非常广,本文只希望能抛砖引玉,有更多人来关心这个议题。

总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大地」应该就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希望我们能为它做的事。

 

[1] http://www.buildinggreen.com/auth/article.cfm? fileName=020201b.xml

[2] http://www.epa.gov/solar/coal.htm

[3] http://design.view.org.tw/stu386/product.html

[4] http://www.geoswan.com/

[5] http://www.taiwangbc.org.tw/chinese/modules/tinyd0

一份梦寐以求的礼物

2007年11月

曾紫玉

这是一份作梦也没有想到的礼物,惊喜又让我感恩。但是在与您分享这份礼物之前,可得交代一下为何这样礼物让我觉得梦寐以求。

我一向是个追求自然、实践环保的人,当初会开始吃素的根本动机也是因为吃素可以减少对地球环境的污染,也比吃荤节约许多地球资源,非常环保。很早以前雷博士就要我们为粮食短缺的时代做准备,这几年中国大陆从出口粮食国家成为进口粮食国家,光要喂饱中国大陆十二亿人口对肉奶蛋急遽增加的胃口,很快全球的粮食就会不够吃。事实上有太多可食的作物变成饲料,二十磅的玉米只能变成一磅的牛肉,根据[新世纪饮食]一书的资料,地球上每天有四万名儿童饿死,想想地球上那么多人饿死,而吃素是解决全球粮食不足且人人可行的办法;另外,雷博士也提醒我们得节约现时可用的粮食,像是加工时加入不当的添加物,让食物变成毒药,也不能吃了。一位朋友家中购物的原则是 — 吃完再买,我觉得非常受用,因为常常家中吃不完或放过期的食物最后都成了堆肥,这也是一种浪费。

家中会用到的消耗品最频繁的要算是卫生纸了,手帕是我听了雷博士的课后第一个着手努力的部分,买了七彩的手帕回家,搁在餐桌上的浅篮里,将家中各处的卫生纸、面纸收起来,只留下厕所的一卷,看不见面纸,家人马上就学会使用手帕和抹布了。

市面上有售苦茶粉替代洗碗精,也有朋友送我有机洗碗精,其实我只用会吸油的抹布来洗碗,有时用苏打粉(baking soda)清理重油垢或浴盆等地方,有时用有效微生菌(EM1)当空气清洁剂在家中喷洒。参考了一些绿色书籍,我的洗衣粉换成了一半苏打粉加一半白醋(可将剥下的橘子皮放进白醋中,增加芳香且抑菌),我也用橄榄油加等量的水加热后给木头地板做保养(取代打腊);雷博士说洗发精可用海带粉取代(kelp powder,先用热水像泡茶一般冲泡,亦可涂抹全身),洗完后人特别轻松舒服;以前我家门前有棵无患子,拾取掉落满地的果子,就可以搓破泡在水中,不时搅一搅,几天后就成了自制肥皂水,洗头、洗澡、各种用途都可以;牙膏可以用半海盐、半苏打粉混合替代,我只用自然海盐当牙膏,就刷得很舒服,现在雷博士用纯净海洋矿质替代牙膏,连牙齿也巩固了。这几年来,地球人环保的意识逐渐抬头,也有许许多多的环保产品上市,让大家都可以很方便取得,这真是我们大家的福报。

自从去一趟五台山,看到人家一整个寺庙近百人就只用很浅的两锅水来洗碗,回家后每次洗碗我就会将水龙头的水关小一些,下方置一大锅接水,比较油腻的碗盘先用锅中的水冲一下,这样洗碗就可以省下许多水。另外,如果能用筷子时,我就尽量不用汤匙,因为洗再多的筷子都要比洗汤匙来得省力、省水。朋友在厕所的洗手台上置一脸盆,洗过手的水可以拿来冲马桶;妈妈家洗手台下的水管坏了,索性在台下置一水桶,这水也用来冲马桶;我常在想,如果可以将洗澡用的水留下来冲马桶不知道有多好!记得早在二十年前就曾读过欧洲家中水管的设计,可以控制将较干净、可以回收使用的水储存下来,或是将太脏的水直接排放出去。这种设计真好,地球上干净的水资源实在太有限了,为了子孙,我们得想办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平常我们也很要求小孩不要随意开冰箱,或是开了冰箱要快速关门,因为打开冰箱是相当耗电的,我常常在冰箱外堆东西,如果不是需要马上冰的东西,等做完饭后再一起迅速放进冰箱。听雷博士分享,隔一阵子将冰箱后的散热网上的灰扫掉,也可以省电。

记得刚嫁进夫家,婆婆就教我如何使用瓦斯炉,她说点燃炉火是比较耗瓦斯的,与其开开关关,还不如留小火,继续煮下一样菜。所以通常我都会安排好接连做菜或是趁空档煮个水。家中虽然累积了许多保鲜膜赠品,但是婆婆都不太用,她总利用孩子以前上学带的铁制便当盒装剩菜,等要吃的时候直接蒸热来吃就可以了,不需要保鲜盒、保鲜膜,省了换盘、洗盘,也省了时间和水资源。我最近改用焖烧锅煮饭、煮汤,将要煮的米饭在瓦斯炉上煮滚,就放进焖烧锅中焖煮,利用焖烧锅的压力,不用费电,约一小时后就可以一整天都有热热的饭可吃(惟难煮烂的红豆、薏仁需要再回炉多煮一次)。

我有一阵子实验晚上将家中电源切除,只保留电冰箱的电源,真的发现少了电,人可以睡的更好,而且更短的时间就睡饱了。共用电是一个不费力的省电法则,全家人在同一个房间看书、做事其实很温馨,不需要每个房间都灯火通明。然而我回公婆家住的一件改革事项,就是将所有的省电灯泡都换回一般灯泡,因为很多省电灯泡发出的微波会将自己的健康也一并[省掉](注一)。早睡早起,既可以利用早上的自然光源,十点以前上床也让身体有机会自我修复。

家中有可堆肥的地方是非常理想的。我们将能回收处理的垃圾都回收后,发现最大量的垃圾其实是厨余。我将家中能分解的垃圾(包括厕所用过的卫生纸、剪下来的头发等)都与厨余一起翻进土中,最后真正成为要丢弃的垃圾,每个星期只有一小包。

买东西的时候我很注意产品的包装,能不包就不要包。我们自己种菜好几年,小孩跟着我翻地,每次翻到塑胶袋,我总会感叹这些垃圾真是万古不化。有一次,阿姨好心送给小孩橡皮擦,款式像免削铅笔,有一节一节不同颜色的橡皮,可从笔杆中抽换的那种。我告诉小孩,这是一个不好的选择,漂亮新颖没错,却给地球带来许多污染,等橡皮擦用完了(事实上只能用到一半,另一半在塑胶夹层中没法用),剩下的粗厚的塑胶笔杆和一层层的塑胶夹层全是万古不化的垃圾,我要她去回想那些在菜园一再翻出的塑胶袋和埋不久就消失不见的厨余堆肥,小孩很快就懂了。消费者对环境保护具有强大的扭转力,每一分您所花的钱都会影响这个地球的未来。

业者也同样需要考虑环保。我在路上遇到人家发传单,向来不拿。遇到拿赠品的机会,我也大半都会拒绝,因为我都不需要(或是小孩玩两下就会变成垃圾),不需要就不要拿。美国有的健康食品店鼓励顾客自己携带购物袋,每用一个袋子就可以抵扣消费美金十分钱,这种利益直接回馈给顾客的做法是很好的良性循环。

出门自己带水、餐具和手帕是不可少的。万一遇到得要买饮料的时候,我都让小孩在纸盒包装的部分选择,也鼓励小孩不要用吸管,我告诉刚满四岁的老二:[你很棒哟,不需要用吸管就可以自己喝得很好了,很多小孩都做不到。]毕竟只是解个渴,不需要多制造一样垃圾。一次,老大很得意地看着自己手掌上特长的生命线时,我就趁机提醒她:如果你们这一辈的人再不从小好好做环保,你的命越长,活的越久,日子可能更苦,因为到时候恐怕连干净的水都找不到了。两个小孩在我的管制下少有吸管可用,而出门时又常常看到丢了一地的吸管和其他垃圾,孩子常常问我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浪费资源?说实在我也不明白,也许他们没有看到那只找不到浮冰、最后淹死的北极熊吧!(注二)

回台湾去店家买有机菜,煮了一阵子就煮不下去了。因为每包菜都小小包的,光是一餐下来就可能得丢掉四、五个塑胶袋,而这些累积的塑胶袋是很难再利用的,于是乎青菜这部分,我自己带塑胶袋去传统市场买菜。上天眷顾我,让我在传统市场很快就遇到种有机菜的在地农夫,他没有特别为有机打广告,都是作老主顾的生意,因为他的菜特别好吃,他也坚持一早收菜,供给客人最新鲜的菜。一次农夫看到我将菜草率装袋,就把菜接过去,好好装进袋,并说我们这些人不晓得疼惜菜。我忽然知道为何他的菜特别好吃,除了有机种植外,一个农夫对植物的心力多么重要。虽然每个人的条件不同,但是对我而言,认识农夫(生产者)是很重要的,也唯有如此才能真的降低塑胶袋或包装的使用。

回收塑胶袋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使用完后,如果有点脏,就用水稍微冲一下,用个小夹子在高处倒吊着,想到时再翻个面,干了就可以回收使用。我有个布袋是装塑胶袋去菜场买菜用的,如果回收的塑胶袋很干净,我就会直接收在这个布袋中(最好选有拉炼封口、内部有隔层,方便分装大小袋);如果塑胶袋太脏就留来做室内垃圾桶的内袋;如果无法再利用,就集中让垃圾车回收。所幸现在已经有天然玉米制造、可生物分解的环保购物袋,然而从推广到普及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即便是我这样一再重复利用塑胶袋,我必须丢的还是很多(尤其是食品的包装),每每看着这些需要回收处理的塑胶袋、塑胶盒,我很为地球难过。

现在虽然许多包装改用纸盒、纸杯,却得加个塑料盖,我都尽量不买,朋友劝我说:这些可以回收耶,没关系吧?然而回收过程需要浪费许多资源,也同样会造成污染,能不用则不用。去买热饮料,请卖方不要加盖还不行,说怕弄翻烫到手,而这塑料盖标示六号,是遇热会释出毒物的塑料,看看人是不是很颠倒。很多人会再利用塑胶罐或瓶,但不知道塑料一号二号可装食物,但只限用一次,三号六号都不适合装食物、饮料,只有四号五号可重复利用(七号则不一定)。(注三)

塑胶用品轻便、美观,实在很好用,我举双手赞成,只是在购买时要考虑到当产品变成垃圾时,塑胶虽然轻却很占空间(地球空间很有限),您可以自己问自己:[这项产品用多久会变成垃圾,是不是几分钟后就变成垃圾?有没有其他比较环保的选择?][我一个人一年会制造多少这种垃圾?对地球来说,我是不是不适合活太久?]

在我逐一可以更自然地生活时,有位朋友问我,你给小孩用布尿布,那么你使用卫生棉吗?这下可考倒我了。当然古代人肯定不用卫生棉这东西,但是这些女人是怎么渡过这段期间的呢?我前后向两位老婆婆打听,看她们都是十分羞涩难以启口,后来就打消念头再追问下去,然而这一直是个悬而不解的部分。几年后的一天,一位菜园的外国朋友吉妮神秘兮兮地递给我一包纸袋,告诉我这东西她用不着了,想找个愿意继续使用它的主人。当我打开一看,我真是难以置信、高兴极了,喜出望外的眼神稍稍安了她的窘态。

纸袋里就是我梦寐以求了好久好久的月经布,有深红和紫色两种,分内外层(如图一),内层是长椭圆的长条形厚布,外层是长条外加翅膀形的双层厚布,上层布平坦,翅膀两端有暗扣,翅膀部分可下翻到裤底相扣以固定位置,下层布是两片布在中间相交叠一点点,可从中打开放进内层布片,量多时可多放一、两片。我在使用时,会在其上再多垫一层卫生纸,每次如厕时更换,可以省换外层月经布直到它吸饱了。也因为色系选的好,不像一般的卫生棉用完看起来很恶心,在红底或紫底上根本看不太出来血色。用过的月经布泡在水中,还可以用自己的营养血水当肥水浇在菜地,真是一点也不浪费。

我的量不多,所以三片外层月经布外加六片内层就够用了,而且用了三年,几乎没有发生渗到外裤的例子。当初接手的时候,外层布面上只有一点点洗得磨平的部分,如果这些月经布没有毁在我手上,还可以传给我的女儿用呢!真的非常环保(月经布网站:www.gladrags.com)。

最近听说有百分之百食材做的卫生棉上市了,虽然比起可以一再重复利用的月经布来得浪费粮食,内心还是十分随喜这些环保厂商,让我们又多了一项方便的选择。尽管现在资源回收做得比以前好得多,但是却没有强调[减少消费]和[再利用]才是环保的首要环节。生活中其实真正所需并不多,能用则用,常常撑着撑着也就过了一年。也许台湾人太有钱了,汰旧换新非常频繁,这也造就台湾获得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居前的臭名,也让地球与我们的健康受到强烈的威胁。

其实比起许多环保人士,我的这一点点作为是最起码的。像这次参加研习营,有同学问雷博士穿的鞋是不是特别材质做的?没想到雷博士回答说,她的鞋当初买的时候只有考虑到耐用与舒适,算来已经穿了十二年了。我听了心里非常惭愧,也激励我可以生活的更环保。

这个月经布是上天送给我的礼物,也是大地之母藉着它传来的一份讯息,希望在与您分享这礼物的同时,能够对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产生一点正面的影响,让我们共同为大地尽心尽力。

 

注一:请参考2007年 2 月[略谈省电灯泡 — 是福音还是祸源]

注二:由于地球暖化造成南北极的冰山融化,现已发现有北极熊因找不到一块浮冰可供上岸,最后游得太累而淹死了(详见电影[不愿面对的真相])

注三:建议外购时,随时自行携带容器,去买冷、热饮。

编者注:大部份省电灯泡测出的电磁波、微波都很强,但有些,虽然测出来电磁波、微波不强,但用能量管测对身体却是大逆转,读者可自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