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ll: (65) 6287 6268

Posts classified under: 2009

建筑 — 天人之喉舌(上)

2009年08月

俞静静

从「绿」说起

近年,美国社会吹起一阵「绿」风,有「绿」的食品、「绿」的清洁剂与杀虫剂、「绿」布料、「绿」燃料,乃至「绿」住宅。总之,食衣住行样样都比以前多了一项选择 –「绿」的产品。

人类在大肆破坏环境之後,逐渐觉醒,想要回头,这对地球与人类都是福音。风水轮流转,当然也由於少数先知先觉者的辛苦耕耘,而今任何东西一旦冠上了「有机」、「自然」、「绿」或「环保」之类的头衔,其形象与价格便可双双提高;於是流风所及,利之所趋,环保与自然俨然成为时尚,不仅「绿建筑」逐渐抬头,不少大小城市也竞相宣传要建设为「绿城市」。自去年(二○○八)起,德州建筑师公会都已明文规定:建筑师在每年八小时的在职进修课程中,必须有一小时的「绿」课程,才能够继续保持执照。「绿」之「红火」可见一斑。

然而,究竟何谓「绿」呢?「绿建筑」的真正意义是什麽?– 省几瓦电是「绿」吗?还是装了太阳能板、改用省水马桶算是「绿」呢?绿,等於环保吗?抑或,只是环保吗?

楔子

在先前两篇介绍「绿建筑」的拙文中(去年二月号及五月号),首先简介了根源於德国的「国际生物及生态建筑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au-Biologie & Ecology,简称IBE),并揭橥了绿建筑所应具备的八项标准。而後从影响大家最直接的室内空气品质谈起,列举近代「文明」建筑的弊病。在此范畴之下,已略谈了室内温度、湿度、空调系统、保温体和电磁平衡,并附谈波特兰水泥之害。

其後不久,在去年六月於科州客石东(Crestone)琉璃光研习营中,雷博士谈到了理想的建筑,并提到一本书「Pattern Language」(暂译「图像语汇」)。这个话题,一方面触及了「建筑师尘封内心已久的痛」,另一方面,也令笔者重新思考写这一系列文章的次第。要谈真正的绿建筑,不能够一开头太偏重物理的层面,而应从建筑的精神面谈起。精神的层次何其重要,但是我们之所以很少在平常的建筑中看到,是有一些很实际的原因的。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即使是画之成图、述之於口,也很难取信一般的业主。一来大多数人并不见得感兴趣,二来很难要求一般人能够从二度空间的图面去想像三度空间的感觉,所以也无从判断是否值得这麽做。有良知有能力的建筑师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配合预算,将这一部份溶入设计案里。因为唯有画出来、盖起来、住进去、细体会,一切才能够得到证明。於是日久天长,建筑的精神面在这一行中几乎烟灭,成为执业建筑师只敢想不敢谈的部分。唯有台湾的室内设计案,还多少有机会看到些许影子。

然而,这讳而不谈的,是建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正是近代建筑所亡失的部分。或许,在大家开始想要追求理想自然的房舍的时候,重提旧事、此正是及时吧!且试谈之。

建筑之为物

有云:人体有三层皮肤;肉体的皮肤是第一层,第二层是衣服,而房屋,是人体的第三层皮。诚然,人类在地球上求生存,少不了这三层皮的保护,以抵挡天候的变化与外力的侵袭。三者都与身体的健康休戚相关,但是皮肤和衣服对人的影响主要在肉体健康方面,唯建筑,其影响遍於生物的三个层次:身、心、灵。

人造建筑的基本功用,在遮风避雨、保暖取凉,以获得健康舒适;再上一层的功用,在创造并组合各种机能的空间、乃至建筑群落,以便利人使用;而最高层之用,是为了满足人类心灵的需求 — 追求美、追求精妙,或刻意营造某种气氛和情境,或达到某种心灵的境界。此建筑之所以成为人类文化重要一环的原因。

在目前已知的这段地球历史里,大约记载了三十种左右的文化。文化体现在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上面,包含一切能提升人类情操和心灵的事物,有形以及无形。所以文明不等於文化。而最能够呈现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文化者,当属当时人为的建设,亦即建筑物,以及由建筑聚落形成的城镇。(图一、图二、图三)

所以,我们在提到某文化的时候,脑中浮起的印象多是它的代表建筑。甚至在想到某地区时,该地的代表建筑很自然的成为它的象徵。(图四、图五、图六)可见建筑在整体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它历来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在西洋学术分类里,建筑一向属於应用艺术(Fine Art)里的一个学门。欧美大学里,建筑系隶属人文或艺术学院;或也有因其涵盖内容太广,而自成建筑学院者,从来都不只是理工学科。

西洋建筑哲学中,约略将建筑分为三大要件:造型(Form)、机能(Function)与结构(Structure)。造型指的是外观与风格(Style),可以说比较属於「美」的范畴;机能指的是空间的功能和目的,也就是合不合理、好不好用,例如:住宅有住宅的机能,音乐厅有音乐厅的机能。结构则属力学和技术的部分,是支撑的构架。这三个要件,成为西方评品建筑的准则:造型如何?属於什麽建筑风格?机能如何?是否有偏颇?永远都是建筑界品头论足喋喋不休的话题。「造型以机能为本((Form Follows Function)」是二十世纪建筑界最响亮的口头禅。

在结构无虞的前提下,若能兼顾造型(美观)与机能(实用),当然是一件好作品。依照中国哲学思维的方式来看,凡事皆具体、相、用三面。那麽建筑的造型是为「相」,机能是为「用」,然则,其「体」何在?

空间之为物

老子云: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注一)

和陶作器,那中空的部分,才是用以承物,发挥器皿功能的部分。筑屋为室,在墙上开洞作门窗,使用的也是室中「虚无」的部分,在近代,称为空间。

古人很清楚如何掌握空间。走进北京的紫禁城,它要你觉得自己渺小卑微;坐在苏州的园林里面,你觉得闲散恬适。自宫殿寺庙至陵寝庭园,从公共建筑到私人宅邸,都各有各的布局和道理。什麽是布局呢?在室外,是位置、朝向、座落、高低、大小、建筑物间的关系和模式,即近代所称的「配置」;在室内,是空间的大小、宽窄、形状,各室之间的关系,即一般俗称之「格局」,表现在现代所称的「平面图」里。空间里面的各种物理条件,如气味、温度、湿度、含氧量、颜色、光线等,给予身体感受,这是有形的,测得出的,可以量化的;此外还有美学上的元素,例如尺度、比例、形状、颜色、质感、量体、明暗等等,介於主观与客观之间,是可计量亦不可计量。每一种元素都具有本身的能量,组合在一起,又形成共同的能量,就非仪器可以测知,但是人的五官六识会知道。透过布局与设计,空间可以呈现虚实、开合、内外、收放…等种种相貌,给予人种种不同感受,或震撼、或平淡、或恐惧、或祥和、或浮躁、或宁静、或兴奋、或单调……。这就是建筑的精神内涵。

听来有些抽象,我们且试举一个例子看看。

唐代,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高峰,现今在中国北方及日本尚可见到遗迹。日本的住宅建筑承袭了唐风,又融和了禅,在空间内涵上更具一格。(图七)走进传统日式房屋,多半会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坐下来,看着户外的庭园,心似乎也跟着沉淀下来。现在我们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分析一下,是什麽造成你这种感觉呢?

垂直与水平线条分割的墙面与窗棂,构成调和的比例;房间以榻榻米为单元,多半都接近正方形,最长亦不会超过二比三;深色木条与白粉墙成为对比,将白粉墙分割为三尺乘六尺的模矩,恰是一扇纸门的尺寸,也是一个榻榻米的尺寸,这是适合日本人的尺度;九尺高的天花板,与房间大小相配,站着不觉压迫,席地而坐不嫌太高;纸门上的花色与水墨淡雅;拉开纸门、造成室内空间的通透与流动,并与室外庭园连接起来,将视觉空间扩大并延伸到户外,与自然融合……。

自此我们可以约略明白,此即建筑之「体」,体即精髓。建筑的本质展现出一个轮廓架构,便是:建筑之相是造型,建筑之用是机能,而建筑之体是空间,是空间所塑造出来的精神与内涵。观之西洋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比较不似东方建筑那般讲究空间与意境。或可以作对比说,西洋建筑看重实体的部分,而中国建筑除务实外,尚讲求「虚」的部分。然而无论是实是虚,是有形或无形,都一体形成空间的能量,不断的在与人的能量互动。这虚实二者结合在一起,应当要具备两重功能:一者,是能增长人的能量,对人的健康、心情与灵性三方面要有所助益;二者,是能与环境和谐共振,形成整体和谐的能量。

如此听来,会不会太高调、太理想化了呢?其实,这是社区与建筑应有的基本功能。我们不妨从反面省思:我们岂会想要住在一栋会令自己或家人生病、不开心的屋子里?我们也不会喜欢在一栋会污染大自然与心灵的房子里工作和休息。建筑乃是为了维持人类健康生存与进化而存在。如果不能具备这些功能,要建筑何用呢?

所以,我们需要的建筑与社区规划应该是:

.有益於身体健康

.有助心情平和、乐观

.有助於提升情操、净化心灵

.不致於危害大自然

唯有如此,人、建筑与天、地(大自然)这四者之间,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人类才能够与大自然共存,继续平安健康的在地球上进化。

— 待续

 

注一: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建筑 — 天人之喉舌(下)

2009年11月

俞静静

天亦无语

很不幸的,近代所建造的房子,已不具上述任何功能了。

人类自远古以来直至二十世纪初,所建造的房子都还颇符合这四项标准,而为什麽会突然退步呢?最早的起因,源自工业革命,以机械替代人力,追求量产;而後混凝土问世,是一次建材的大革新;而最直接的近因,是欧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一九四五年後),为求迅速安置大批军民重返家园,兴建住宅的工期必须越短越好,也没有时间去慢慢培养技术工人,於是轻木架构造(Wood Frame)与石膏板(Gypsum Board,工地俗称Sheet Rock)的组合应运而生。非但如此,整个建筑业界开始朝着预铸(Pre-cast)、厂制组装(Pre-fabricated)、单元架构和机械量产的趋势走,往昔的手工批土抹墙逐渐无人使用,学徒必须本本份份跟着师傅学上几年的本事才能出师的事,也不再有了。古老宝贵的技艺逐渐失传。台湾的建筑界大体上追随着美国的脚步,所以约自1970年以後,大量采取以钢筋混凝土为构造的方式;所幸建材之「标准化」尚不及美国严重。而中国大陆的大都市约自一九九○年以後,也免不了类似的趋势。

一批又一批长相一样的住宅立起,不再是为了使用人个别的需求而设计规划,不再具有各自的特色。人民迷失在举目皆同的建筑林子里,只有靠墙上的编号找到回家的路。

一项一项的化学产品与人工合成材料发明出来,极少经过测试与长期观察,即问世量产,应用得最多的便是在建材上,组成房子的每一部分│从结构、地板、墙面、天花、屋顶,到水电设备│没有人问: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含量是多少?影响期多长?伤害身体那部份?结果与症状为何?

这些,在产品标签上你找不到答案,因为厂商与政府可能不清楚答案。欧美所订各种有害物质的安全标准,不是参考厂商自行提供的数据,就是厂商所赞助的「研究」实验结果,其可信度与安全度可想而知。即便他们已清楚真相为何,也不会给老百姓知道。自一九四○年起,建材几乎全为人工合成;人类一向住在自然材料盖起来的屋子里,这种转变对人体而言实在太快,难以调适。人开始觉得不舒服,各种各样的毛病(尤其是慢性病)查不出确切的原因。近二十几年来,已有人在注意并研究这个现象,取了个名字叫「病建筑症候?」(Sick Building Syndrome,简称SBS)。

於是,近代的建筑不仅丧失了人文层面,也不再考虑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成为纯粹依附在经济效益与利润之下的产品。建筑只剩下了工程与技术的层面,沦为道地的「建筑工业」。人,只是建筑系统里面的一个计算单位。(正如同西方主流医学一般,将人体视为许多系统与零件的组合,分门别类的来对待。将人体视同机器,可以拿掉原有的,换上人工的,或以化学药物来填补)。建筑,也不再是个有机体,而被切割为好多机械化的系统,不再具有人性。

无怪乎,德国建筑师 R. Keller曾严词批评说:「大战後的建筑毫无内涵,粗鲁且不负责任,是破坏而非建设。」

生机建筑

所幸,还是有一批有识之士,觉於众人之先,做起力挽狂澜的工作。德国於一九七○年成立了一个「健康建筑暨健康生活协会」(The German Healthy Building – Healthy Living Society),开始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连同其他一些组织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一套整体思维与专业的学问,名之为Bau-Biologie,英文是Building Biology。

「Bio」的拉丁文的原义含有「生命、一切与生命有关者、生命的形式、生命的内涵、尊重自然、生存」等等的意思。德文Biologie一字还带有生态、生命整体性之意,涵盖较广,因此选用了Biologie一字。然而在中文里,此字通译为「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较偏向生理和物理。为免生误解,在此暂以「生机」一词代之,彰显其生命、全相之义,兼顾身、心、灵三个层面。

生机建筑学Bau-Biologie的正式定义是:

  1. 研究人类生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整体互动的科学。
  2. 研究人为的环境(建筑及规划)对人的健康影响的学说,并应用此学说建造健康宜居的场所空间。

它认为,建筑含有三个部份:文化、生机、技术,三者应当是均等的。(图九)

近代建筑的问题,便出在独尊技术,致令文化与生机的部份丧失殆尽,形成极不平衡的情况。(图十)

唯有重建人类对建筑的正确认识,寻回其中文化与生机的部份,才可能有平衡与健康的居处。科技本身无过,但不应凌驾自然、生命与人文之上。而今我们却成了科技的奴隶,为科技所支配。现代人反称此为「进步」。和平使者(Peace Pilgrim)早於四十年前就说过,「当今人类的问题,出在物质文明的进步远超过心灵的进化。」所以科技发展得太快太泛滥,快到尚不及见其祸,已然制造出层出不穷的生态问题和健康问题。

至目前为止,社会一般应付这些问题的方式,虽然是打着「绿」旗帜,仍只是在挖东墙补西墙,欲以此来消彼,想用新技术来挽救老技术弄出的问题,这个大方向就错了。科技既将我们带到了这步田地,所以不可能再从科技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唯有以完全一体(Holistic)的观点来看待人与大自然(天地)的关系,来建立人与建筑的关系,才可能真正帮助人类脱离困境,进而提升。以这种心态所作出来的规划设计,才是整体平衡健全的自然建筑,此之谓真正的绿建筑。这一步,需要以灵性觉醒作基础;由贪心及自我本位做出来的建设,必然缺乏人文内涵与艺术。

美国物理学家兼作家卡帕(F. Capra)教授说得好:

「人对於环境的肤浅想法,是想要怎麽有效的控制环境,想要好好去管理维护自然环境,以便为人类所用。然而深刻的生态作法,是了解到:生态的平衡需要人类幡然改变,重新看待自己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果人类能觉悟灵性之深奥,感受到人与宇宙是一体的,这时生态觉醒才真正到达灵性的层次。」

生机建筑学非但真正透入问题的核心,同时也有问题的初步答案。它讲求令建筑回归自然,但并非回归原始。绿建筑没有唯一标准答案,至今各界仍在摸索与尝试,我们希望一点一点地把正确的资讯介绍出来。建筑一门所涵盖的范围太广,在从事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能兼具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因为建筑是科学亦是艺术,是力学也是美学,是技术也是文化。这份工作要做得好,需要富有直觉的创造力,以及心灵的觉醒。是故生机建筑学里面提到,「建筑师必须通达生物学、生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工程、艺术和文学。真正的建筑师的职责,是创造能令内心和谐、并与外在的和谐共鸣的环境。」

所以建筑是文化、是工程、是生态、是医术;

是人类生活的纪录,

是地区的地标,是城市的印象;

是一个世代文明的表徵,人类演化的场所;

是人与天地和谐共存的产物,提升心灵之器;

是人与天地沟通的桥梁。

故史丹勒博士(Rudolph Steiner)有云:

建筑 乃天人之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