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ll: (65) 6287 6268

烹饪之美

201302

菩芸

去年二月份独自回台湾参加工作坊时,台北娘家的妈妈担心住在荒郊野外我的一对儿女,会因外子不谙烹饪,饥饿度日。她叨唸了我一星期后,返美回家一看,桌上摆著孩子们为我预留的晚餐,院子里烤的番薯,农夫市场买来的蔬菜佐以她们自己调的沙拉酱和鳄梨酱(guacamole),一大碗还有余温的汤,汤的调味料是香料及盐混合而成的。我想过去这一周,他们非但没饿坏,可能还趁著我不在时,烹煮一些平时我嫌麻烦,不愿意做的菜肴,大快朵颐一顿。不出我所料,第二天早上老大起床时,马上向我报告,他们兄妹自己煮了一星期的菜,原因是他们的父亲 除了水煮青菜或炒蛋外,不会有任何新菜肴了。看著他们(分别为十岁及七岁)自力自强的结果-脸色红润,神采奕奕,马上拨电话回台,据实以告。几天被叨唸的不愉快,总算得了平反。

众所皆知,身教的重要。我想孩子们的好味口,大概深受喜爱「吃」的父母影响吧!孩子小时候,因为华得福教育不鼓励孩子们玩太现代的玩具(如功能太多的塑胶玩具,制做得像真人的娃娃等),只好天马行空地自创一些他们可以参与的活动。「吃」自然就成了很重要的一环。我 虽好吃,但可惜厨艺不精。从小长在台北,记忆所及,除了一般三餐外,大部分的美食都是购自店里,例如早上六点半和下午四点半左右出炉的热腾腾面包令人难 忘。逢年过节时,和母亲去菜市场办年货,难忘那满街的烧烤味,腊味及冒著蒸气的各种糕类等,还有骑楼下那令人难以忘怀的严寒冬夜的碳烤小吃的香味,它们是 我童年美好的回忆。四十年后的现在,当我带孩子听音乐会时,管乐的演奏常常让我不由自主地跌回儿时卖面糊的水壶声中,那香味混合著老伯伯的叫卖声,那种荒凉 寂寞与奋力迎击人生挑战的感觉,是在异乡的我终于能体会得到。以上对童年「食」的部份,如果硬要挤出一点缺憾的话,因为都是买想成的,总觉得少了一份节庆的参与 感。住在美国,既然很难找到正统的家乡美食,干脆在家创造属于自己版本的「台湾小吃」。凭著直觉,把各种材料加加减减和在一起,奇形怪状的面条被制造出 来,完全走味的小吃纷纷被端上桌。有时看起来真得是惨不忍赌,但因为孩子们参与其中,这些瞎弄一通的成品居然让他们胃口出奇得好,吃得不亦乐乎。

等孩子上幼稚园后,在学校里,他们每天都得自己做点心。在老师的教导下,他们有系统地从基础学起,发面、杆面、做面包、煮饭、煮菜、做沙拉及煲汤等。甚至节庆用的冰淇淋、甜点、果汁等,对他们似乎也不是难事。在老师纯熟的技巧示范下,五、六岁的小孩像海绵般地轻而易举地学会了基本的做菜技巧,如切菜、削皮、摆饰食物 等。此时,他们在家开始参与晚餐的准备,从学校里学到的拿捏火候的技能也慢慢地派上用场。这时准备简单的菜肴已不成问题了,上小学后,很自然地技术更臻成熟了。

华得福教育,让孩子借由四肢的活动,把心中的热情,原动力表现出来。如同手工般,烹饪也可表达心中的感受。三年级的农耕课,经由园艺工作,和土地、植物产生了联结,这群九、十岁的孩子们,学会了照顾刚初生的小鸡和对付发脾气的羊,体会半夜起床挤牛奶的辛苦。这些生活的经验,让他们了解盘中飧的来源,很自然地,食物不只是热量的来源,他们可感受他们和食物,周遭的事物是一体的。

三年级后,随著阅读能力的提升,儿子对超市食品的标示有极大的兴致,逐渐地对很多食品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他每次去图书馆,一定会借食谱回家。慢慢地,他逐渐脱离小时做菜「玩」的阶段,进入构思如何做出一道给味蕾挑战与惊喜的菜, 体会什么叫「从错误中学习」。这时的我,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 (妹妹是助手)各种实验的验收者,食物成为我们亲子关系之间很好的润滑剂。从食谱中,不同的菜肴,引起他们强烈进一步探索这些菜肴背后代表的地理、文化、气候 的欲望,尝试做不同种类的餐点,他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惊喜与挑战。五年级后,当音乐成为孩子们生命中重要的一环时,他们甚至用音乐形容桌上的菜肴,挺有意思 地。

记得去年带他们去巴黎时,两个小孩各自背著一个背包,里头放条法国面包,一瓶水,浏览于各大博物馆与穿梭于法国乡村风景之余,就是去超级市场和街上的小面包店。在有限的预算下,他们不去餐厅,转而品尝算起来较经济的超级市场熟食部及蔬果部,他们的味蕾很快地告诉他们,美国大型农耕制度下蔬果的粗糙与无味,欧洲的食物可口多了,不需要像美国用大量的糖和酱去麻痺味觉神经。他们兴致高昂地研读食品成份,印证平时书上所学有关西欧的饮食文化,我想透过食物,了解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

二个孩子在春天来时,开始播种,他们遵循从学校学到的观念,要给幼 苗良好的环境,让他们的能量不要用来与杂草竞争,待幼苗成长,兄妹俩忙著把他们移进事先规划好的园地中,同时自己搭围墙避免兔子和鹿的偷 袭。初夏时,有些植物可以开始陆续收成,因为烹饪的经验,让他们知道何时收成较易做出可口的菜肴。打算存放较久的香料和草药茶,除了收成的时间很重要外, 日晒时间、长短亦然。在这过程,他们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及耐性地等蔬菜成熟以便做好一道菜的重要,顺应大自然的多变,接受不如预期的失望,也是 人生宝贵的一课。初秋后的醃渍季节,他们欢天喜地得把农场摘来的蕃茄及买来的苹果,分别做成番茄酱及苹果酱。周末厨房的忙碌,让她们不会想打电玩,而我也体会到以前用金钱购买食物所体会不到的满足和愉悦感。

回想当年的无心插柳,让孩子从小参与厨房活动,今日我得以一饱口福,做菜不是单纯地 填饱我们的肚子,它带给孩子视觉、味觉、美学(他们有时用食物摆饰代替画画)上的享受及快乐的童年,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我的孩子们计 划今年暑假去他们最爱的运动夏令营之余,也打算去参加烹饪夏令营。相信他们的人生会因此而更丰富。